首页 > 五指山旅游 > 黎苗文化
黎族的古代斗争史
2018-04-25 03:04 来源: admin 【字体:   打印

    

     历代封建王朝以黎族为“化外之民”,对他们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特别是宋代以后,各种反动的“治黎”政策,更是一朝甚于一朝。在政治上实行所谓“羁縻政策”,制造民族压迫,挑起民族纠纷;在军事上实行野蛮的武力镇压和征讨;经济上实行强制的超经济剥削,致使黎族劳动人民痛苦不堪,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以为生。
     由于封建王朝及其官吏的横征暴敛,给黎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起了黎族人民多次强烈的反抗斗争。据《汉书·贾捐之传》记载,从西汉设立珠崖、儋耳郡,到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八六年)的二十多年间,大小的反抗斗争有六次之多。最大的一次是汉武帝末年(公元前八七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黎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汉朝在海南岛的统治者“戒敕官吏毋贪珍赂”,以缓和黎民的反抗斗争。三国至隋唐,特别是唐代,封建王朝及其官吏和黎族中有权势的上层首领相互勾结,以“土贡”、“赋税”等方式,大量掠夺当地出产的名贵土特产品,同时强迫黎族人民入深山伐木造船远航。一些汉族地主豪强也从中“竭夷僚之膏血以自肥”,使黎族人民苦于赋税、贡品负担的繁重,大小官吏的苛索欺凌,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于是,在唐乾封初年(公元六六六年至六六七年)爆发了黎族的反抗斗争,连琼州都被攻陷了。
     宋王朝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以夷治夷”的政策,一是对黎族上层首领以官爵利禄收买,“籍其众所畏服者请于朝,假以一命,而岁与其禄”,通过他们来统治黎族人民。当时受王朝“封爵袭职”的黎族首领中,有被授以世袭“宜人”封号,成为琼州“三十六峒统领”。二是利用当时的地主武装,除在险隘处设立要塞派官军驻守外,还征派“乡军”、“土丁”、“寨丁”、“峒丁”等,即所谓“卒戍可省,民兵可用”,以加强对黎族人民的镇压和屠杀。元代统治者承袭宋代的措施,一方面对黎族实施残酷的武力镇压,在九十多年的统治中,大举“征黎”不下十次,武装镇压规模前所未见。甚至连偏僻的五指山中心地区都不能幸免。另一方面利用“归降”的黎族上层首领,封以官爵,授以实权,设立“黎兵万户府”,下辖“千户所”、“百户所”,万户以下者任用黎族“峒首”世袭其职,统率黎兵,兼管地方上的军事和民政,这样就加快了黎族内部的阶级分化,激起了黎族人民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据文献记载,从宋神宗熙宁九年到元末近三百年内,黎民起义达十八次之多,起义地点几乎遍及整个海南岛。元代后期王马等人领导的黎族起义,参加人数达几万人之多,使大半个海南岛燃起了斗争的烈火,“黎乱(反抗斗争)终元之世”不绝,大大动摇了元朝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从洪武六年(公元一三七三年)到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的二百六十多年中,黎族人民的起义达三十多次,规模较大的有十四次。特别是弘治十四年(公元一五O一年)儋州七坊(今白沙县七坊区)符南蛇领导的黎族人民起义,声势最为浩大,起义军“刻箭传约,三州十县闻风响应”,起义队伍扩大到万余人。明王朝出动二万官军分五路进剿,起义军凭险奋战,歼灭官军三千余人,连陷儋州、昌化、感恩等州县,临高县城也“危在朝夕”。明王朝又慌忙调来“征瑶将军”毛锐,率领数省十万官军渡海镇压。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经过一年的奋战,在弘治十五年(公元一五O二年)十二月被镇压下去,符南蛇也中箭身亡。嘉靖十八至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至一五四八年)大规模的黎民起义再次爆发,其中万州鷓鸪啼峒(今琼中县和平区)、陵水及保亭县境内的黎族那红、那黄、陈那任等人领导的起义,崖县止强、石讼村(今乐东县志仲区)与古镇州(今东方县东方区)等地黎族那燕、那牵、符门钦等人为首的黎民起义,都被当时统治阶级称为震动一时的“大变”。到万历(公元一五七三年至 一六二O年)后期,又掀起了第三次黎民起义大高潮,崖州抱由、罗活(今乐东县抱由镇、三平区)的黎民起义,攻陷乐安营,围攻崖州城。连接不断的黎民起义,使封建统治阶级“岁无宁日”,不得不寻找新的治黎政策。但封建统治者不愿意作任何形式的改良,致使海瑞、韩俊、郑廷鹄提出的“开通十字路,设立州县。移民垦荒,设学教黎”等治黎措施没有被采纳。清王朝承袭明代一套老办法,一方面在五指山周围交通要道分设水尾营(今琼中县黎母山区)、乐安营(今乐东县抱由镇)、薄沙营(今白沙县牙叉区)、宝停营(今保亭县)、太平营(今琼中县湾岭区)等五处军事据点,使封建王朝的军事政治势力一直伸到偏远山区。另一方面在黎族上层首领中任命一批粮长,由粮长向黎族人民征收赋税转交给当地官府。封建官吏兵将们更是肆意勒收粮赋,“额粮一石,私收数倍,毒加骨髓,祸及鸡豚”,倘若稍有反抗,则“擅锁平民入营拷打”。黎族人民“财产尽于诛求,筋力困于差役”。加上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激起黎民大规模的反抗,其激烈程度不下于明代。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至道光末年(公元一八五O年)的一百多年间,黎民起义和黎汉人民联合起义就达十八次之多,其中尤以道光九年(公元一八二九年),崖州洋琳峒(今三亚市雅亮区)的黎亚鸡、张红须领导的起义规模最大,使“州兵不能御”,把前来镇压的官兵杀得大败而逃,连万州营千总周明清、崖州营纪委黄振强等均被打死。清王朝大为震怒,急忙把雷琼道以下的总兵、知府、知州等大小官员革职,并责令李鸿宾亲往雷州“督师”,增派大军,最后“?m扰三戟,糜饷亿万”,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1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46120200004
琼公网安备  46900102000001号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