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五指山旅游 > 黎苗文化
黎族服饰
2008-05-27 00:00 来源: admin 【字体:   打印

  

     黎族人民创造了中国服饰大系中堪称一绝的黎锦文化,其服饰花纹图案是黎族先民在积累热带柔韧纤维编织经验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色彩绚丽鲜艳、种类变化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曾经成为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黎族的服饰不仅在色彩、款式、图案上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就是在黎族的五大支系中,也各有特点,各放异彩。目前,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黎族男子的服饰已完全现代化。在交通方便的城乡妇女也极少穿着民族服饰,仅在传统的节日和婚丧时穿戴。
     『黎族男子服饰』
  黎族男子不像妇女服饰那样类型繁多,但却具有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用红色或黑色头巾在头上缠绕成各种各样的鬃结于前额、脑后或头顶部中间。其缠绕的顺序、形状相当严格,不能相互假借和抄袭,它含有民族标志之意。结鬃时,他们还喜欢插一些骨、银、铜等发簪和雁领以及毫猪毛等,而颈部则挂鬃色或黑色的圆珠项链和骨质或银质的装饰品。
  黎族男子服饰上衣差别不大,而下底有明显的地区差别。例如哈方言和润方言男子上着对襟、无领、无纽扣的麻或棉质上衣,有的衣背或下摆有简单的花纹,下身穿“犊鼻裤”;杞方言和赛方言男子上穿对襟、无领、无纽的麻或棉质上衣,下着左右开叉的短裙;美孚方言男子上着对襟、无领、短袖黑色的上衣,领际缀两片长方形布块,背部缀方布一幅,下穿前后开叉的黑色短裙。

     『黎族妇女服饰』
  黎族妇女的服饰极为绚丽多彩,五大支系“?P”、“杞”、“润”、“美孚”、“赛”妇女的服饰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不同。
杞方言妇女的服饰:
  杞方言主要分在琼中、五指山和保亭一带,乐东、昌江、东方、万宁、三亚和陵水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其妇女头系黑色长巾,部分地区系黑色两端以红黃线织出菱形方格花纹,并挂以流苏的花头巾。上身内着菱形胸挂,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上衣的对襟是青、蓝色无领或矮领,对襟处下部两边并排有只作装饰用的金属扣鉓,闪闪发光。长袖口的白布镶边间有二条红道。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植物花纹,内容繁多。下身穿绣花、紧身过膝筒裙,筒裙由筒头、筒腰和筒身三幅缝接而成。筒裙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内容丰富。有的只织出各色花纹;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还有的地区用彩绒绣,色彩鲜艳夺目。但筒裙的一大特点是花纹以人纹为主,象征人丁繁衍,并以深色线“夹牵”法绣出反差较大的明暗感。
  琼中西南、五指山一带妇女的服装属于同一类型,只有细微的差别。五指山一带女上衣前有袋花,后有腰花,多斑鸠纹和人纹,衣脊中有作为族系标志的长柱花(人祖纹);在琼中的红毛、什运,女衫的袋花和腰花多为甘工鸟纹,腰花之上有族系标志的短柱花。胸前系红花黑布肚兜。五指山市的毛阳、冲山的女衫已无花、腰花也趋向简单。琼中东南的女衫式样和红毛地区相同,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绣有背花、肩花,筒裙纹与五指山一带相同,但为单色的夹牵。

     润方言的妇女的服饰:
 “润”亦称本地黎,主要聚居在白沙县,妇女头缠厚厚的黑头巾,似戴一无顶宽边黑帽,发髻插一大型刻花骨簪或插雕刻精美的武士盔簪。用红绿线挂穗,飘于左右两侧或一侧。上着黑色无领贯头衣,领口前后均呈“V”字形,或仅前呈“V”字形,(是中央前后开口和中央前开口两种型制)有的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衣身前后用小珠串连成方格的彩色图案;袖口和下摆均饰以贝纹为底,人和动物纹为主体图案的彩色绣花布。妇女上衣多在衣的两侧绣花,衣襟下边沿,衣背下半部绣有宽边横幅花纹;衣背?M幅宽边上方绣有图腾标志的植物花纹。这种衣侧的双面绣是润方言衣饰的特点,尤以牙叉、南叉、南开、金波最具特色。同时,上衣缀有贝壳、穿珠、铜钱、鎏苏等。润方言妇女的上衣和衣两侧花纹图案,在构图造型、色彩和表现方法上都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双面彩绣,绣工精湛、谐美。
  下身穿紧身超短筒裙,其裙是黎族妇女筒裙最短的,个别筒裙上下长仅为28厘米。筒裙在膝以上20厘米左右,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坐时下拉,走时上提。是黎族筒裙中款式最古老的一种,素有“超短裙”之称。筒裙由筒头、筒腰、筒身三节缝制而成。花纹以人和动物为主,内容复杂,繁缛多变,但色调比较单纯,花纹多为单面积,也有双面织的著名“双面绣”,在织造时还嵌入了金银箔、云?陀鹈P⊥炔诓及笸龋戏接煤煜咚帷C梨诜窖愿九姆危BR>   美孚方言主要分布在东方和昌江。妇女着黑白相间的头巾。(系黑布交扎于脑后,头巾在前额左右两侧各有白色相间两道。)身着平领黑、蓝色开襟上衣,衣领绣长方形彩边,衣襟上端左右各缝两条红色或棕色的长布条,用于系扣。衣领后搭上一块象海军领的四方布。衣背中间有一道横条几何形人纹图案。下身穿五光十色华丽的宽大长花筒裙,筒合口摺在前面,几乎齐及脚面,最长的达150厘米,筒裙花纹撷染而成,有纯扎染筒裙和彩织裙两种,这两种都是由五幅布缝接而成,前者五幅布都是扎染,后者第二幅布亦即筒裙头是织的,以红色棉线为主,配以各色丝绒线织成五彩缤纷花纹。其图案以人形纹为主,以鸟、鱼、虫等动物为辅,筒裙花色搭配鲜丽华贵。
  美孚方言服装统一,没有地区差别,男女所穿没有多大差别,这是与其他方言显著不同之处。

     赛方言妇女服饰:
  赛方言主要聚居在保亭加茂镇,陵水英州镇和三亚藤桥镇三地交界的地区,妇女系长黑巾飘于身后。保亭的加茂镇赛方言的妇女,用一条长约三尺的黑布套在头上,再在脑后发髻下面打结,形成两根一长一短的垂带。长的垂至背后腰间,短的仅至颈部或齐肩,头顶和发鬓均露在头巾之外。妇女穿浅蓝色右衽高领衣,大衣襟,向右开,从领向左斜的一排布纽扣一直到下摆,上衣素面镶边,穿长筒裙,长达小腿部。裙尾织有花纹,有些还嵌入云?对锻粕辽练⒘痢H股矶嗍呛谏蚝嵯赶呒负涡翁跷疲及附霞虻ァ/FONT>

    哈方言妇女服饰:
   哈方言也称?P方言,其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主要分布在乐东、东方、陵水、三亚、昌江等市县,白沙、保亭、琼中、儋州等市县有少量分布。哈方言内部又有许多自称,主要分为“罗活”、“抱怀”、“哈应”三种称呼。哈方言妇女服饰式样最多,花纹图案最为复杂,且不同地区服饰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头发分拨两边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不一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哈方言妇女上衣一般是对襟,“罗活”和“哈应”的衣领是直领,前襟长、后襟短,沿边绣花,质地为买来的棉纱。“罗活”的盛装女服,上衣前后沿边都绣几何花纹,脊背间有部落图腾花纹,筒裙多织抽象化的动物纹,衣的下沿多系以铜钱、铜铃、绒穗。平时女装的式样较多,有些甚繁,衫筒皆织花;有些甚简,只在衣沿绣几个点,或在筒身绣一条或几条细线。“哈应”的衫和筒裙都很宽大,制作精致。上衣前有对襟花,多绣菱形几何纹,后有腰花,以菱形骨架的满地锦式为主花,多绣蝶翅或鸟纹,衣脊有图腾纹。长筒布满花纹,筒腰为彩条经纬线,筒头多几何、人物、动植物等图案。筒身是筒裙的主要部位,多描绘婚娶礼仪中的人物。筒尾布满?M列点锦纹。整条裙的色调华丽大方,画面结构协调琳琅满目。这种筒裙在陵水的东北地区渐渐演变为几何形纹为主,甚至仅剩下横条纹。“抱怀”的女士上衣则为圆领衣襟,绣花,镶有蓝或绿布的边鉓,布料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青色布,“抱怀”的筒裙保留较多的传统,也是从腰至下底都织满花,但仅有几种定型式,普遍流行的是乌鸦花。平时穿的筒裙仅织一排花纹。筒裙有长有短,其中长筒裙较宽,短筒裙则窄,筒裙大都是由筒头、筒腰、筒身和筒尾四幅缝接而成,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的。这些织花的筒裙经纬密度大、质地厚,特别耐穿。筒裙和上衣一样都是买棉纱经染色后自织的。“罗活”穿短筒,“抱怀”筒裙则中等偏长,“哈应”穿长筒。

     特殊服饰:是指道公、娘母从事宗教活动时穿的服饰。

     黎族服饰细论
  海南,无论走进哪个人类文明大观,都没有走进黎族服饰大观这样瑰丽灿然。这种美沉淀了千年,那根纺线也跳跃了千年,终于在700年前的一天,通过一位50多岁,在海南黎寨生活了40年后,重返江苏松江故里,被人尊称“黄道婆”的江苏女子,传播到中原,进而使中国的棉纺从古至今,一直是领先于世界水平。40年生活在海岛黎寨,黄道婆的心灵得到了解放,摆脱童养媳痛苦的回忆,在黎族姐妹的纺车间忘了过去,40年后,才想起来,要回家看看,并把黎族姐妹的心灵手巧的工艺一并带回,由于她的传播功德,被理所当然地誉为中国纺织界的“鼻祖”。她的雕像如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傲然屹立,这份骄傲里有海南黎族人民的一份。关于这,在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的《天涯故事》中有一段动情的描述:“为逃离婆家的凌辱(她)躲进了一条船,没想到这条船走得那么远,更没有想到她所到达的这个语言不通的黎族地区恰恰是当时中国和世界的纺织圣地”……40年后“她回到松江老家,……从弹花、纺纱到织布的每道工艺都根据黎族已有的先进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传授,一种全新的纺织品驰誉神州大地,四方人士赞美道:‘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他感叹—―“海南岛黎族姊妹手中汲取了技能,竟能给整个中原都带来了温暖!”

     『黎锦纺织技术』
     生态原料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宋代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等都有关于黎锦原料的记载:如“纺织得中土绮彩,折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踞织腰机
  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经过千百年来,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到汉代达到成熟,在十世纪初,黎族人民把树皮、丝麻等纺织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业上,有效地提高了棉纺生产率。宋末元初,我国著名棉纺织家黄道婆,在晚年致力传教海南黎族棉纺技术,并进行改革,把原来手摇式只能纺一根纱的踏车,改进为一手能纺三根纱的维脚踏车,这一重大改革,比英国、德国早四五百年。而据考证,这种维脚踏车技术,在当时黎村里已广泛被采用。后来,黎族妇女织布主要采用踞织腰机。踞织腰机,简称为腰机。主要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黎族妇女在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打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织者略弯着身,随着经线沉浮,一纱一线聚精会神地织造。(不知您是否看明白其中“脚控经线,手操纬线”的技巧,如不明白建议您有机会到踞织腰机前比划比划。编者。)清代《黎歧纪闻》这样论述黎族妇女纺织:“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基者匠心也。”一个妇女织一条裙子,从采集原料到成品,至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半年才能完成。这在远古时期算是先进的技术了。
     功在刺绣
  黎族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叫刺绣,也称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帽上。黎族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衣裙皆吉贝,五色灿然”。黎族服饰多施以装饰,而且多数是先在棉织坯布上加工好绣片,再缝制成衣。至今在昌江、白沙、琼中等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刺绣多用古老的踞织机,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挑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工艺最常见的针法是直针、扭针,兼有珠针、铺针、切针、戳针、铺绒和十字挑花等。以上针法以直针为基础针法,有些也偶有拉销子、打子针等。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菱形等,表现抽象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绣花具有节奏明快的风格,主要采用数纱眼的类似编织的绣花方法,个别地方称之为图案绣,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关于绣线,最初使用的是自纺自染的麻、棉、树皮等,色彩较为单一、灰暗的线,后来增加用从汉区购入的花线、丝绒、绦纶线等较鲜艳的线。其布料多使用自织的麻、棉、树皮等野生纤维布,一般染成深蓝或者黑色;也有用素白布的。绣成后色彩对比较为强烈,很有立体感。在保亭的加茂,乐东的三平,昌江的七差、十月田等地区的绣品常嵌入云母片、串珠或者系上铃当,使绣品具有特殊装饰韵味和响声,加强装饰的艺术效果。
  黎绣最初是为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要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其主要部位是在服饰的边缘线,使这些部位获得显目的效果。特别是在白沙,绣花重点用于装饰衣背、衣侧等部位,便于缝绣又不易磨损,另一方面穿戴时,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而获得大家的观赏和赞叹。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的作用,即为宗教崇拜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
  黎族服饰传统织绣工艺,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不仅品种多样,内容广泛,而且广为应用,经久不衰。尤其以东方美孚黎族妇女的扎染工艺和白沙润黎妇女的《人龙图》绣最为出名,而五指山地区的黎绣则以艳丽闻名。这些精湛的技艺,饱含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反映了黎族人民对文化的创造力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古老的印染法:“绞缬”
  要解读黎锦图案,必须提到,现在陈列在省民族博物馆展览厅内,一幅别具一格的珍品——一条长及脚踝、色泽斑斓的筒裙,其图案之间因染浸而相互渗透,虽然深浅不一,但自然浑成一体,且带有无等级层次的色晕,这就是著名的东方美孚黎的扎染技术代表作。
经专家调查研究,黎族织锦除了纺织工艺外,主要有两种有特点的工艺:一是东方市美孚黎的扎染,古时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方法。在海南岛的东方、昌江一带较为盛行。
  其制作方法是:把理好的纱线作经,紧缚在其两端的一个60×300厘米的木框上,然后用青菜色或者暗色的棉线在经线上打绞、结紧。由制作者随心所欲地结扎出自己最喜爱的花纹图案。随后从木框上取下来,放入染缸里着色,染后晒干,摘去所结的棉线,就显出色斑花的经线,再在斑花的经线上织上彩色的纬线,这样就形成了一幅精致的艺术产品。
  1978年,在我国福建崇安县武夷船棺出土的纺织品、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东晋至唐代的丝绢棉织产品,和在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女供养人的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和唐代服饰《簪花仕女图》都是运用这种印染方法。据史料记载,唐代黎族地区上贡的“盘斑布”、“海南青基盘皮(披)单”,宋代输入内地的“海南棋盘布”,以及宋末元初出自儋、万两州著名的“缬花黎布”,都是使用这种绞缬技艺制作而成的。

     黎锦经纬七色灿然
  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黎锦织绣的艺术图案,反映了她们对生活对劳动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据考证,黎族各地区的花纹图案首先是根据生活环境、地理环境中所见到的自然形象,加工变形制作而成,而且从平原向山区逐渐演变:
     居住在深山地区的黎族多喜欢用水鹿、鸟兽、彩蝶、蜜蜂、小爬虫、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等作为图案模本。而聚居在平原地区的黎族则喜欢以江河中的游鱼、溪边的虾、池畔的青蛙和田间里的鹭鹫等动物作为织锦图案素材。
  她们通过夸张与变形,把自然的物象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并选用多种野生和培植的植物制成染料,分别将棉纱线染成红、黄、黑、蓝、青等色彩,因而织绣出来的成品图案绚丽多彩,形色多样。
  除上述图案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雷电、山川、流水、云雨、老鹰、麻雀、水牛、鸡狗、龟蛇,和生活中的碗锅、竹子、白藤、藤箱等,这些她们都可用几何形纹表现出来的。而且表现手法多采用平视体均齐式,有的用平衡式而形成单独纹样,然后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无限伸展。从色调和构思上,她们不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而是根据丰富经验,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技巧,加强图案化。由于她们对生活和自然界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表现,善于创造,使得她们的织锦图案充满艺术魅力,又饱蘸泥土的芳香。
     《婚礼图》
  据调查,黎族织锦图案除了某些共同点外,各地区的服饰图案纹样有很大的差异,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黎锦艺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被称为“一部民族发展史”的《根深花茂图》、《渔猎农耕图》;被称为“部族进行社会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的《收获祭服图》;被称为“民族生活画卷”的《婚礼图》等等。
  《婚礼图》,发现于海南岛的古崖州。它忠实地把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新娘”、“送彩礼”和“拜堂”等情节,集中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它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广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在这里,我们除了赞叹黎族织锦技艺高超外,它还能为研究和了解黎族风俗习惯提供资料。从中可以看出黎族婚礼仪式和汉族的婚礼也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从而了解到在历史上的黎汉民族的交往和互相影响及其文化的渗透。
     《狩猎纹》
  在黎族地区的农村,每到春冬农闲时节,村里就得组织男子放狗进山围猎,女子则在家里进行农田管理、纺织以及各种活动。每次围猎前必须举行宗教仪式,获得猎物实行平均分配,猎狗也得一份。黎族妇女把这种狩猎生活反映在织锦图案上。我们将这幅纹样图案,取名为《狩猎纹》。《狩猎纹》分前幅后幅两部分。前幅主要是描绘黎族集体打猎归来的欢悦场面。后幅内容为猎人家里挂着一定数量野兽的下颌骨,表示屋的主人是打猎能手。精明的猎人是机智勇敢的象征,在黎族人民中享有较高的荣誉,并获得众人的尊敬。作品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纺织纹》
  “男猎女织”,自古以来都是黎族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创作取材的主要源泉之一。《狩猎纹》和《纺织纹》是互相联系的。《纺织纹》反映的是众多女性在纺织的画面。制作者采用均齐式平视体的表现手法,描绘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自己的家里纺纱、错纱、挑花织布。画面中的每一格标中间安排一个人纹图案,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的黎族人民,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人纹头顶上是房屋,屋外高悬着许多兽骨,表示猎获丰收,人丁兴旺。
     《青蛙纹》
  《青蛙纹》图案在民间流传很广,黎族地区有的用它作门帘、窗花,有的将它织绣在服饰上。据了解,在黎族人民传统的观念里,青蛙表达母爱和用于“避疫”。这里我们简单介绍《蛙纹》在黎锦上的表现方法:其一是流行在白沙、琼中、昌江等地区在上衣里的《蛙纹》图案,其纹样有严格的对称结构,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中间有四只具有抽象性的青蛙纹,用动和静的对比手法,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实,节奏协调。其二是流行于保亭、三亚、陵水、五指山一带的青蛙纹样。黎族妇女大胆地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方法,把青蛙后脚加长,前腿省略。这样更能显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图案构思大胆,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龙纹》
  《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族服饰图案。一般以白布做底白,然后纹上红、黄、绿和黑色做垂直线,把黎锦重表现、重创造、追求情韵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不仅仅是追求形的酷似。它的色调跳跃,对比鲜明,线条清楚。人们在欣赏和使用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美的联想。龙纹在历史上称之为“夏以龙为图腾,禹受禅基时,蟠龙迅速从藏身之地飞出来。夏王朝在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在黎锦双面绣上的龙纹,据考证有二种类型:一是爬行龙,一般作横向平直。龙头向前,身躯作爬行状,额顶有角,躯下有足,图案多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接近几何图案,纹样简练。二是蛟龙纹样,其结构较为复杂,呈腾飞状,头上双角,与云纹结合同时出现。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华丽、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在个别支系中把龙当作图腾崇拜。在黎族民间传颂着的龙,不仅能呼风唤雨,而且善良、勇敢,热爱人间生活。有个民间传说:有一年出现罕见的大旱,大地干裂,是龙帮助黎民呼风唤雨种下山兰并获丰收。
     研究保护
  在色彩运用方面,黎族织锦的配色较为简练。一般聚居在山区的黎族绣手使用色彩比较大胆,对比强烈,居住平地则色彩比较温和、适中。比如在三亚、陵水、保亭、东方一带的黎族织锦色彩就是在对比中求调和,在素雅中见光鲜,有华而不俗、素而不简的特点。在琼中、五指山、白沙、昌江、乐东一带的黎族妇女则喜欢使用大红色为基调,一般是黑底色上织绣着大红、黄、紫、绿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
  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黎族织锦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研究,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失传甚至濒于灭绝。1987年3月海南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成立后,研究人员先后到三亚、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乐东、东方等地,深入到各个黎村苗寨采风,发现了几件珍贵的织锦,均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从残缺不全的图案中,还可以辨别出,这些图案多是描绘人和动物、植物,也有描绘宗教迷信、民族风俗习惯的,还有描绘民间神话故事的。图案表现了古人的幻想和直觉,交叉使用了比喻、联想、暗示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制作者以大量鲜明生动的意象,使情与景的融合,人与自然的交流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装饰品
     各方言之间的发式、头饰物、胸饰品、耳饰、脚饰品等各不尽相同。黎族妇女发髻均结于脑后,绾髻的方式不同,样式繁多。其绾髻多饰以银簪、骨簪、木梳等。其中,润方言妇女鉓以雕刻精美的武士头盔,有单人头和双人头的骨簪、铜质和银质的插片和骨梳;小腿缠蓝色的裹腿布;美孚方言妇女的发髻以牛骨簪和银簪、银质和铝质和各色饰品插满整个脑后部;哈、杞和赛三种方言的妇女发簪银质或铜质,并佩带项圈。杞方言妇女戴五色彩串珠项圈,并?饕屎吐林市厥纹贰8鞣窖跃写饔袷诛砑耙省⒙林实慕湃Φ取/FONT>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1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46120200004
琼公网安备  46900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