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宜居生活 > 生活服务
早发现早干预是先天性耳聋防控的关键
2019-03-01 15:58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早发现早干预是先天性耳聋防控的关键
让“无声天使”回到有声世界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据了解,我省每年新增的中度、重度及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在200人左右。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可造成言语发育障碍,因聋致哑,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长期参与我省听力障碍患儿救治工作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听力医师盛海斌博士提醒,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障碍患儿显著改善听觉功能,做到和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他希望广大家长提高意识,充分了解政府对听力障碍患儿的救助政策,积极配合并共同关注孩子的听力健康。

去年我省为370名患儿提供救助

“妞妞会叫妈妈了,也爱笑了!”

新春佳节刚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科专家团队便收到来自海南西部地区的一条新春问候微信。这条微信是听力障碍患儿妞妞(化名)的妈妈发来的,讲述了妞妞在植入人工耳蜗之后的一系列可喜变化,令大家激动不已。

妞妞出生于海南西部市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刚出生就筛查并诊断患有先天性极重度听力障碍,只有植入人工耳蜗才能重新听到声音,但高达20多万元的人工耳蜗手术治疗和康复费用,不得不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望而却步。

妞妞1岁半时,父母得知海南省委、省政府开展2018年儿童健康领域为民办实事项目——海南省听力障碍患儿康复救助项目,便带着孩子到承担我省西部8市县听力障碍患儿救治工作的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海南省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就诊。

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检查和确诊,妞妞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免费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佩戴上了价值20多万元的人工耳蜗,从此走进了“有声”的世界。

像妞妞一样,2018年,受益于海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海南省听力障碍患者康复救助项目的患儿多达370人,其中有120名听力损伤重度及极重度患儿享受到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调机和术后康复训练,另有250名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患儿享受到免费验配助听器。

据了解,我省早于2011年5月1日就正式启动全省新生儿听力免费筛查,至今已8年时间。

家长需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

2月27日上午,走进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一个刚出生3天的宝宝正在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整个筛查过程很简单,医生将测试耳塞插入熟睡的婴儿耳中,几十秒钟便能得出测出结果。

盛海斌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已列入新生儿常规检查,家长们应该更加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使听力残疾的儿童能被早发现,得到早期干预和康复,避免耽误孩子听觉和言语能力的发育。

海南日报记者日前从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根据近几年我省实施的新生儿听力免费筛查项目初步统计,每年我省新增的中度、重度及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在200人左右,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符合条件患儿可申请救助

去年10月18日,省政府印发了《海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针对0-17岁听力障碍患儿,《办法》指出,救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具有海南省户籍或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具备诊断资质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有康复救助需求及康复服务适应指征。其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优先救助。

受助残疾儿童根据评估结果及实际需要,开展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及规范按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有关要求执行。在定点康复机构系统康复训练满2年,经评估确无康复效果和康复潜力的终止该项目救助。(记者 侯赛)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1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46120200004
琼公网安备  46900102000001号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