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五指山旅游 > 黎苗文化
黎锦织造技艺后继有人
2018-06-11 11:10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6月7日,记者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大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采访时,发现给织女上课的老师,竟然是两个年轻人——刘伟童和黄秀珍,她们来自五指山市畅好农场一个黎族杞方言村落番慢村,其中刘伟童还是一名90后大学生。

  今年28岁的刘伟童告诉记者,她从8岁开始就喜欢上织锦,当时妈妈觉得她还小,叫她先好好读书。但她不死心,就跑去通什镇报芭村外婆那里偷学,10岁时就能织成布匹。

  2000年,有外地人到村里收购黎锦,刘伟童一件2米长、35厘米宽的布匹,卖了15元。这让她觉越发痴爱自己民族的工艺。

  刘伟童不断学习织锦技艺,奶奶、母亲、姑姑都是她的“老师”,五指山市文化馆一有培训,她只要知道就会赶去向有经验的织女讨教。刘伟童的姑姑刘香兰,是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生活和成长在一个织锦世家,耳濡目染,让刘伟童和两个姐姐刘伟娇、刘伟茹从小就接触和掌握传统织锦的技艺。刘伟童后来入读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慢慢地能够用电脑设计黎锦图案,并将图案放大,打印出来,照着纸张织锦。

  2013年,刘伟童毕业后回到村里,跟大姐刘伟娇一起从事黎族服装设计和加工,每年都能接到一些单位出于聚会或演出需要的订单。

  今年5月底,她和同村的黄秀珍接到邀约来昌江,从6月1日开始,对大仍村的80名中年妇女进行黎锦织造技艺提升培训。

  “你是杞方言的,这里是哈方言,织锦图案不同,可能手法也不同,会不会搞乱了?”记者问。

  “不会,因为黎锦织造的基本技法是一样的,而且,不同方言区的黎锦图案,历来都互相借鉴和采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伟童自信满满地答道。

  说到黎锦的市场前景,刘伟童很有想法,她觉得传统织锦虽然很美,观赏性强,很多游客只是看一看和拍拍照,很少有人会花大价钱购买,但是黎族服装就不一样了,实用性较强,有市场需求。(记者  记者 陈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五指山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单位: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琼ICP备0500004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1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46120200004
琼公网安备  46900102000001号